装备问题
出差吗备用装备总是要准备的,从出来到回来大约要1周左右,如果你特别容易出汗的话那就要多带备用的了,我带了差不多4套吧,因为广东那边天气的原因,备用的东西是必需的,举个小例子吧,洗完的袜子,放旅馆里面大约需要3天左右才能干,这是春交会的时间,不知道秋交会咋样,旅馆里面很潮,不开空调的话和蒸笼差不多,被子枕头富含水分,不过我们去的时候还算幸运,没赶上几天热的天气,大部分阴天,还有一天特别冷,据当地人说很少有那样冷的天气,但听我同事说,秋交会就不会有那样的天气了,热和潮湿是主打,所以准备好足够的装备,展会5天2套正式的服装差不多了,一套布展和撤展的时候穿的随便点的不在意的衣服(两个出汗的时间段,而且身子弄脏是难免的,所以从你现有的衣服里选一套适合这个场合的吧),来回火车上穿的衣服(如果是飞机就另说了,可以随便穿),火车要27个小时左右,所以来点清爽的衣服,外加一双拖鞋(相当于在火车上住一天多,想想吧,漫长而且漫长~~,找点解闷的东西吧,扑克首选之一)。车上有热水所以带个杯子,不仅是车上用,关键是在广州旅馆的时候用,茶叶也是必需品,解暑用的。
还有一点想起来了说下,进展馆的时候不让带液体,都要安检的,杯子也是一样,如果你把杯子放书包里,过机器的时候会看到,然后安检人员就会找你谈话,打开书包查看(怕出危险吗,恐怖分子一般就选这种人多的地儿自爆儿,效果明显~),所以如果带杯子放个明显的地方,安检人员看下就能过,如果他看不见就会让你让他看见的 ,我做过实验,前四天都把乐扣那种水杯放书包外面的侧兜,带网那种,能看到是个空杯子,最后一天我把杯子放书包里面,我想试试会不会有什么不一样,结果这个好奇心满足了我和安检员叔叔们亲密接触的个人梦想~,直接被当做嫌疑犯似地叫到一旁把书包打开,我们单位的人过了安检门站那儿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~,所以大家少点这种好奇心,并不好玩,虽然看完就把我放了,但是要是他们心情不好把你给请雅间里你岂不是很冤~ 。
顺手牵羊
广交会最大的一个特点剑就是人多,鱼龙混杂,什么人都有,所以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应该保持一个警戒状态,尤其是自己的重要物品,每天进展馆的时候都要排很长一段时间的队伍,所以装备一定要保护好了,背书包的尽量把包背在前边,最重要的是代表自己身份的胸卡一定要保护好了,快到安检门的时候再拿出来,排队的是偶就放的衣服里面(不是T恤的话),如果出得很简单就先放个安全的地方,等检查的时候再拿出来,一直待的脖子上面在人群中比较危险,进展馆后就没问题了可以随便SHOW.
还有就是展位上的防牵工作一定要做好,尤其是人流量大的时候,重要的东西一定要放好了,尤其是订名片的本和自己绑定好了,不然很容易被顺手牵走,尤其是接待了N多客人之后,精神相当疲惫,很容易忽略这些。
还有个时间段容易发生丢羊事件,那就是撤展那段时间,那个时候很多物流和非参展人员会进到展馆里给摊位撤展,不仅有人还有汽车,所以收尾工作也需要做好,善始善终吗
好吃的
广交会是忙碌,天气是炎热的,气氛是紧张的,一天对于肚子来说是漫长的,一天过后能做些什么呢…
虽然说现在广交会的伙食比以前好多了,但是必定只是商用餐,标准化生产,只能用来短暂的充饥(中午一般都是吃盒饭的A B C D四种套餐,还有就是给老外准备的清真菜和比萨饼,或者麦当劳,最快的还是盒饭,因为一般都会买到摊位上面吃,节省时间吗,必定不是去吃饭的,对了买盒饭的时候为了节省时间请选择当时有的套餐,不求最好,但求最快,别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排队上面,还有就是用水换水果到时候,补充点维C吗,没分盒饭都是有两种选择的水或者水果),所以一天结束后晚上善待一下自己的肚子也是应该的吧,必定第二天还要开始新的战斗。
说道广州的吃的吗,第一个要说的就是汤了,作为北方人对汤的理解确实不如南方,所以到了广州一定要品下这里的汤,他们习惯饭前喝汤,所以入乡随俗吗,饭前喝点美味的汤,至于喝什么看你们头儿的喽,或者投票,总之一定要喝,很好喝的;另一个就是广式茶楼了,里面很多好吃的,有时间去探索下啊,各种小笼儿和好吃的粥,粥很便宜,10块一碗,里面内容很丰富,味道也很好,不要错过啊
宣传
去过广交会后见识了不少新东西,尤其是各个商家的宣传方式,大家可以借鉴下
人丁战术。比较常见的一种,就是业务人员走到展位外面去招揽客户,发产品宣传册子,这个效果取决于人员的单兵作战能力,如果英文交际能力强的,客户就会进入展位,或者有天然视觉优势的也很能招揽客户进展为(大家都知道的~)。
科技造势。很多大公司的在展位装修上那是相当下本儿,大屏幕,国家化的大海报和震撼的音响,只要能吸引人去看的都被列入备选名单,事实证明效果还不错,展位门口总是很多人围观,展位内也不少人,大公司一般都是人丁加科技双战略,而且展位一般都在展馆入口处,很是显眼,很多客户都是被那震撼的声音给拉进去的。
雪中送炭。有些参展商真的很精明,应该是参加了很多次展会了吧,他们知道客户在转展位的时候需要什么。老外们在转的时候都会从展位上拿一些样本,经常参展的的人早有准备,他们会带一个拉杆箱,专门用来装样本,刚开始我不知道,以为他们刚下飞机呢,后来看的多了才知道原来是干这个用的,想想也是,抱着一大堆样本转场馆,是锻炼身体呢还是找商机呢~,还真有很多老外没带箱子,只好锻炼身体了,有人看着他们累的想笑,但是有些人却发现了商机,这些精明的人们给这些老外准备了建议拖拽是硬纸箱,上面印了自己公司的LOGO,老外很喜欢这个,减轻了他们不少负重,无形间老外们为那家精明的公司做起了广告,只要老外走过的地方,周围的人都能看到那个公司的LOGO,真的很高明,还有些送布袋子的,但是我感觉不好,成本低廉的袋子很容易在样本门的共同作用下出问题,我就看见一个老外拿着袋子总我们展位前路过的时候,袋子突然断掉~~,相当囧,想想那个老外会怎么想这个公司,害我出丑是吧,这么烂的袋子给我,其实很大原因是他装的东西太多了,但是大部分客户不会这么想,他就会觉得你的东西不行,这种印象还会传达到那家公司的产品和公司形象,所以送东西也要慎重。还有个很不错的赠品就是笔,很多老外不带笔的,给他支带LOGO的笔他会很高兴,当然设计笔的时候一定要用心,别用几下就坏,应该能让它用到老外回国,也就是带回国最好,让它做个海外办公室卧底,一般圆珠笔的作战周期比较长,让它成为老外的“助手”吧~
新样本模式。老外一本都是坐飞机来的,他们那些厚厚的样本有时候并不会全部带回国,超重意味着多花钱,所以他们会进行取舍,所以特别重样本一般会被首先FIRE掉,花了大把钱印的样本也就没了意义,所以简单明了应该是样本所应该具备的,让客户看到他需要的就行了,起码保证让他有兴趣把样本带回国吧。几个单独的样本页是个不错的选择,成本也不高,还有最近比较流行的,也是老外很喜欢的一种方式就是光盘,很多老外到展位后会先问有没有CD,如果没有他们就走了,因为很多老外只是来收集信息的,收集的越多他回去后机会就越多,所以提高样本质量,减少样本数量成为必须。光盘成本虽然有点高但是对于某些行业来说似乎更有说服力,动态宣传和静态宣传必定是不一样的吗。
据调查,参观者对展会各因素的记忆顺序包括:展品吸引力39%,操作演示25%,展台设计14%,展台人员表现10%,散发资料8%,展出者的名气4%。
(由此可见,参展商并不是有名气就可高枕无忧了,关键在于展会现场的表现。)
首先,展品选择是第一位的。展品是给观摩者留下印象的最重要因素。展品选择应依据三项原则: 1、针对性,2、代表性,3、独特性。针对性是指展品要符合展出的目的、方针、性质和内容。代表性是指展品要体现展出者的高新技术,生产能力及本行业特点。独特性是指展品要有自己的独到之处,与同类产品相比,明显有别。
其次,参展商的现场展示。现在,很多参展商都采用歌舞表演,有奖问答和视频音频的展示方法。这是因为在静态条件下,并不能说明展品的全部性能,显示全部特征,需要借助其他材料或设备等手段来加以说明,强调及渲染。参展商要注意引导参观者的现场参与,并准备一些小包装样品免费派发。
第三,展台设计。当前,很多展会还以特装修的比例为主要宣传点。各参展商也越来越重视特装修。但特装并非花钱越多,装修越豪华越好。参展商考虑的应是特装能否充分反映自己的形象,吸引参观者的注意力。因此,你可以从几个方面衡量装修是否达到目的:1、展台设计要与展会整体的贸易气氛相协调;2、展台设计是为了衬托展品,不可喧宾夺主;3、展台设计需考虑参自身的公众形象,不可过于标新立异;4、不要忽略展台的展示、会谈、咨询和休息等基本功能。
第四,工作人员的配备是展览成功的关键。展台的人员配备可从四个方面加以考虑:1、按展览会的性质选派合适类型或相关部门的人员;2、根据工作量的大小决定人员数量;3、人员的基本素质及个性;4、加强专业知识的培训及产品性能的了解,包括专业知识、产品性能、演示方法等等。
第五,客户邀请。前往专业展会的参观者目标都很明确。所以参展者除了被动地等待客户,开展前要有意识地邀请客户。可采取直接登门拜访、刊登广告、现场宣传、派发资料等手段,邀请和吸引客户。